省科学技术奖“收成”攀新高,松山湖企业如何拉满“含科量”?
创新松山湖 2024-10-22 08:24

近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六家松山湖企业、高校作为项目牵头方或主要完成单位,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数量为近年最多。

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六家上榜的松山湖单位分别是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翼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项目的背后,是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使松山湖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松山湖科学城,推动企业研发创新的新招频出。上门服务精准解决企业难题、创新合作模式助推企业加速研发、开放共享科研仪器降低科研成本……随着科学城建设的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正在这里形成。

个性化服务让企业“跑起来”

从站上松山湖投融对接会的舞台,到签订2000万元的投融资合作,东莞市海珀科技有限公司CEO史磊用了不到五个月。作为一家成立刚满4年的公司,海珀科技的首轮融资十分顺利。

▲史磊在海珀科技展厅

海珀科技是一家研发制造纳米级激光加工设备的企业,产品应用在手机、穿戴产品、电脑等3C行业的半导体微加工环节。

2021年,史磊与7名合伙人投入3000万元自有资金,在松山湖创立了海珀科技,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款“首台套”设备研发成功。2023年,公司实现了1500万元的销售额,并计划开启首轮融资,从而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与高校的技术合作。

▲海珀科技产品

“像我们这样技术出身、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面对资本市场比较迷茫。”史磊表示,松山湖科技创新局的一次上门走访,为企业融资打开了新局面,工作人员不仅讲解了最新科技政策,还为企业现场“把脉”,邀请金融专家为团队梳理股权架构、提炼商业计划书亮点。

不久后,史磊应邀登上了松山湖“周二有约”高成长企业推介会的舞台,向高瓴资本、达晨财智等40余家业内知名投资机构展示企业亮点,最终与三家机构达成投融资合作。

松山湖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目前,松山湖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松山湖天使基金,位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松山湖科技金融中心,可提供“一条龙”式的投融资策划、辅导。

了解企业是开展精准服务的基础。今年以来,松山湖科创局通过线下走访企业,摸清梳理了多项企业需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小规模产学研对接会,邀请大湾区高校、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为企业解惑。截至今年8月底,松山湖科技创新局已组织开展54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发布产学研活动简报多期,涵盖技术需求、技术供应、活动预告、活动总结等信息。

▲“周二有约”之机器人产业与供应链精准对接活动走访企业

今年4月重新修订的松山湖系列科技政策2.0版,从促进源头创新、支持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助力松山湖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

创新模式让科研机构“火起来”

首批入驻企业占园区全部使用面积的75%,毗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的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自开业以来就备受关注。半年过去,近日,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米开罗那(上海)工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

▲岭南建筑风格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前,不远处则是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

“依托实验室,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建立产业集成、技术集成的科技创新模式。入驻园区将加快我们研发项目产业化的进程。”米开罗那董事长兼总经理万新军对记者说,今明两年,米开罗那将在产业园完成8项研发课题和相应的中试线整线研发,之后计划把公司的第4个工厂——专注锂电的高端智能装备工厂布局在东莞。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也是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

“我们不是要成为电池厂的竞争者,而是希望通过新技术服务行业,赋能所有电池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负责人黄学杰说,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范式正在这里逐渐成形,期待大批新能源研发工程师聚集于此,携手共筑松山湖的“能源谷”。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科研团队入驻,产业园将打造东莞新能源材料产业聚集核心区、大湾区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与技术策源地。

在松山湖,科研平台一方面通过创新产学研模式,吸引企业、科研团队积聚发展,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人才团队走出去,主动探寻企业研发难题。

大湾区大学(筹)高级研究员段华伟平日里除了教学科研,还时常带领团队深入企业的研发一线。2023年开始,他以松山湖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与广东科飞自动化有限公司围绕基于机器视觉的全自动高端封装设备开展联合技术研发和攻关。三年的项目期内,团队每年都要实地参与公司的研发生产,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申请了4项专利。

▲大湾区大学(筹)

“我们科研特派员除了完成合同约定的科研项目之外,还会给公司带去更先进的科技理念,帮助企业形成以科技创新带动整个公司发展的氛围。”段华伟表示,用科技知识提升某一项产品的科技含量是远远不够的,团队致力于帮助企业完善科研实验条件、健全研发规章制度、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入团队、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材料采购及工艺生产乃至行政管理等部门员工的科技创新意识等,从而为今后取得更丰富、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打下扎实基础。

如今,松山湖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6所高校、1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及近170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等科研资源,以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团走访对接等形式,将前沿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快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开放共享让科研设备“忙起来”

“楼上设计、楼下验证,这种近在咫尺的便利极大帮助我们压缩了产品从测试到生产的时间成本。”创曦教育科技CEO石尧告诉记者,该团队通过松山湖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实现了园区内科学仪器共享,让产品的快速迭代成为可能。

▲创曦教育的小型教具车

创曦教育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AI机器人教育的小微科技型企业,日常工作中要用到小型教具车,但由于轮胎为非标产品,且每款需求量很小,自制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同样位于A2栋的高性能橡胶材料创新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便利。这里是一个共享中小试车间,隶属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集高性能橡胶应用材料研发、分析测试、中试、生产于一体,可将轮胎的设计、开模、中试、测试等环节一步整合到位,大大提高研发效率,节省成本与周期。

借助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创曦教育不仅快速完成教具制作、成功推出课程,还可额外获得仪器设备共享补贴。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近年来,松山湖科创局积极为科技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架桥铺路”,打造科学仪器共享“朋友圈”。

与此同时,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供给也在不断提质提量。

▲2024技术经理人交流会在松山湖国际创业创业社区举办

2019年松山湖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20年“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落户松山湖。如今,基地已经累计培养了各类技术经纪人2003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眼下,共享设备、专家团队、创新合作模式、政策支持等优渥科研条件在松山湖汇聚,企业也有了更大的发挥舞台。

  • 关键词:科技企业,产学研
阅读   0
点赞   0
邓燕芬 小编
2024-10-22 08:24:24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